您好,欢迎光临中国玫瑰信息网
热门搜索 : 
新疆玫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芳香名片

走进位于天山山脉东段新疆最大的玫瑰花生产基地—吉木萨尔县大有镇花卉生产基地,就像进入了一个花的海洋,各色玫瑰、百合、非洲菊,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粉的娇嫩欲滴。“现如今,大有镇已经成为新疆最大的地产鲜切玫瑰花生产基地,并且这里的鲜花因气候原因,色正、饱满、保鲜期长,是全国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来自云南的技术员刘泽宇对这里的花卉大加赞赏。而他正是看到了这里巨大的潜力和商机,毅然放弃在云南每月近2万元的收入,来到了大有镇。
  记者看到,在这个占地约1000亩的花卉基地,近500座玫瑰花棚里不断有工人将采摘的玫瑰花抱出分类放到运输车上,然后再送到基地包装车间进行包装,还带有露珠的鲜花经工人们的“打扮”,在花桶里争奇斗艳。记者了解到,这些花卉有的要销到国外中亚市场,有的则要运到乌鲁木齐,从这里出口到中亚市场的玫瑰花已经达到每天10000多枝。仅有5年历史的大有镇花卉产业,生意就做到了国外,并占领了新疆首府花卉市场,它走的是一条什么路子呢?

  这还要从头说起:大有镇从2006年开始发展设施农业,当时镇上的村民自建了17座蔬菜大棚,但效益并不好。

  通过考察和咨询,他们觉得种花更划算。2008年,他们将17座大棚全部种上了玫瑰花,共栽种12万株苗子,结果来年春天的一场倒春寒,使得17座棚的玫瑰花几乎全军覆没,这里的农民又将所剩无几的花苗一株一株移到一个棚里,结果祸不单行,这一棚的收益还没见效,5月的一场特大暴雪,又将他的4座大棚压倒了,损失约15万多元。 面对困境,农民们有了放弃的念头,为支持发展花卉产业,镇上出面给农民贷款20万元,花卉产业坚持了下来。回忆5年前那场“悲剧”,他们觉得关键是自己的大棚设施不完善,那时自己又不懂技术。为了学技术,他们成为村里第一批用上宽带的人,加入了全国花卉QQ群,从QQ群里咨询种植技术,2009年春节前后,这里的玫瑰花开始供不应求,还要专门从云南运花过来补充货源。他们扩大了规模成立了自己的昌盛苑设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镇上还举办了两届玫瑰花节,来这里参观考察的客商多了,玫瑰花也跟着火了。

  中国的云南是国内鲜切玫瑰的主要种植和出口地,但新疆大有镇属逆温带气候,气温比云南低,冬天比云南冷,夏天温度最高不超过30度,气温相对来说也没有云南高,日照充足,因此花的生长期比云南要长,出花以后的保鲜期也就比云南更长,玫瑰花朵大、着色浓,由此深受中亚客商的喜爱。同时,中亚国家在日常的请客、吃饭等社交场合中,把送花作为一种礼仪,对玫瑰等鲜花的需求量较大,由此促成了新疆玫瑰俏销中亚。2010年3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花卉协会向自治区商检局推荐,确认大有镇昌盛苑合作社为新疆玫瑰鲜切花出口基地。同年4月,该合作社在自治区商务厅备案,被确认为具有出口资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亚客商直接到玫瑰花种植基地下订单采购,也成为近年鲜切花出口市场最大的变化。

  2011年,一些投资商看好这一商机,纷纷来到大有镇种植玫瑰,其中发展最快,实力最雄厚的还要数昌盛苑设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

  昌盛苑设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从成立之初的34座大棚,2012年,通过外联内引,与兵团国资委对接,实现了与龙腾天域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龙腾天域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股资金3000万元,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在国外设立销售部、从全国各地高薪聘请12位技术指导员,在原有大棚的基础上,新建大棚110座,整合和租用了全镇周边500多座日光温室大棚,形成了现在的花卉种植基地。

  历时8年,随着管理技术不断提高,现大有镇花卉种植基地已发展设施农业大棚580座,其中种植鲜切玫瑰花大棚450座、香水百合大棚130座,种植面积约1000亩,带动种植农户300多户,拥有一座700㎡一次能储藏玫瑰花20万支的鲜切花保险(放心保)库,用于大批量、成批量储藏向哈萨克斯坦出口的玫瑰花。合作社已成为同时生产玫瑰、百合等高档花卉和康乃馨、菊花等普通花卉的花卉企业,经营范围向花卉种苗、园林绿化苗、经济林木、农产品(000061,股吧)深加工出口和旅游业方面发展。是经过新疆花卉种植协会考察,在自治区商务厅正式备案,认证为新疆最大玫瑰鲜切花种植基地,享有鲜切玫瑰优先出口权。

  “一支玫瑰花在乌鲁木齐明珠花卉市场批发价是1元,出口价是7元,目前,我们生产的鲜花有60%销往国外,全年可向疆内外及中亚市场供应鲜切玫瑰花2000万枝,并成功注册"馨昌之源商标”龙腾天域公司董事长李平说。

  目前,大有镇450座玫瑰花大棚正陆续进入盛花期,每座标准棚种植2500棵玫瑰,可连续采栽8年,每株产花15枝,单枝花按照乌鲁木齐市场的批发价格1元计算,除去劳务和技术服务成本,经营一棚玫瑰一年的纯收入就能达到5万元以上,花卉产业为经营者创收的同时,也直接带动了本地其他农民的增收。

  在花卉基地,记者看到,一位穿着迷彩服、50多岁的男子从百合花基地办公室出来,给正在和记者说话的陈春亮一个眼神说。陈春亮很快骑上摩托车与那位男子干活儿去了。他们要给大棚穿上“棉衣”(即给大棚铺上棉帘子)。“最近天气变化很大,昨天看天气预报说这几天又要降温了,不把棉衣穿上,谁知道哪天降温,必须加紧穿棉衣。”基地的技术员刘泽宇说。

  陈春亮是基地的临时工,在这干了3个月。这几天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大棚穿“棉衣”。他告诉记者,他一天8小时工作时间,有100元的收入。

  今年48岁的大有镇长山渠村村民席永娥是公司的合同工每天早上9时准时和丈夫来到昌盛源合作社玫瑰花基地的大棚,和同伴们一起采摘玫瑰,修剪、包装,中午1时下班,不耽误给孩子做饭。活了大半辈子的她,以前全家一年的收入只有5千多元,现在在玫瑰花种植基地打工每月能领3000元的工资,一年下来加上丈夫的收入比以前翻了10倍。“公司还为我交“五金”,每个月有两天的带薪休假,工资也能及时发放,在这工作因为经济来源有了保障,所以心情特别好”席永娥说。

  据了解,公司共有合同工100多个,忙时每天的临时工就达三百多个,一年的工资支出就达600多万元。基地不仅为大有镇培训出了一批花卉管理的农民技术人员,也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就近就地打工的平台,解决了当地三百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务工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

  大有镇党委书记马生强说:我们这里农民人均只有3.2亩地,原来我们的农民祖宗几代都是依靠传统的种植业,种植大蒜土豆小麦,每年的收入也就几千块钱,农民增收困难,家里孩子生病也都看不起病,上学也上不了。2008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中劳务输出的收入占20%,去年年底已上升到了48%,其中鲜花产业发挥了很大作用,现在我们的农牧民通过学技术、转劳务、变思维、调结构,农牧民人均收入大幅增长,过去一贫如洗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

  说起下一步的打算,龙腾天域公司董事长李平说:今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给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的新疆带来了无限商机,更给我们的玫瑰花出口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我们公司已经在规划上市,目前聘请专业设计人员对该种植基地进行全面的规划,计划在大有镇修建一座能供100名工人同时就餐的餐厅,修建一座大学生实习楼,与乌鲁木齐林校达成共识,作为林校大学生实习基地。明年玫瑰花还将出口到莫斯科,每周的销量是50万支,现在已签了订单,争取到2015年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

  该基地的扩建能辐射带动全疆玫瑰花种植走向高潮……新疆的靓丽玫瑰品牌,必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宣传的芳香名片。

上一篇:没有了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2014  中国玫瑰信息网
联系方式:400-827-1669   0635--3854099     联系人:高经理
 邮箱:meiguixxw@163.com   QQ:903850193   技术支持:智得网络

鲁ICP备150017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