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玫瑰信息网
热门搜索 : 
玫瑰切花种植技术(二)
中国玫瑰信息网告诉你玫瑰切花种植技术(二)
 五、病虫害防治
  玫瑰切花是所有切花中栽培难度最大、病虫害最严重的花卉,而玫瑰切花在出口国外时叶面上不允许有药斑和灰层存在,这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作为设施大棚花卉,大多采用硫磺熏蒸,辅以农药的喷洒,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一)病害
  1、霜霉病
  霜霉病称为玫瑰的肝癌,为世界性玫瑰病害。若发病初期及时防治,还能补救,一旦到了后期,用药物防治很难控制其蔓延,几天就开始掉叶子。
症状:主要侵染叶片,也侵染嫩枝、叶柄、花梗、花蕾和花。叶片受浸染后,叶面病斑初为紫褐色至褐色小点,后扩展成直径1.5~13毫米的圆斑,黑色或深褐色,边缘纤毛状,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包围。在扩大镜下,病部可见黑色疱状的小粒体,病斑往往几个相连,病部周围叶大面积发黄,使得病斑成为带有绿色边缘的"小岛"。但个别品种上边缘也可整齐光滑。病斑逐渐连在一起,形成大斑,周围叶肉大面积变黄。病叶易于脱落,严重时整个植株下部叶片全部脱落,变为光干状,也有些月季品种不脱落。在幼嫩枝条和花梗上感染产生紫色到黑色条状斑点,微下陷。病害严重发生时,整个植株下部及中部片全部脱落,仅留顶部几张新叶。嫩枝上的病斑点,初期为长椭圆形,暗紫红色,稍有下陷。花梗上的斑点较小。当气温上升到25℃左右,空气湿度接近饱和的闷热天气,发病最为严重,阴雨季节病害蔓延最快,侵染也重。
  病原:病原菌属蔷薇双壳菌(Diplocarpon rosac)。另有一说:为放线孢属的真菌[Actinonema rosae (Lib.)Fr.]分生孢子盘着生于寄主角质层下,以后突出表皮。大小为108~198微米,分生孢子梗短,不明显。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鱼鳔状,大小为18~25*5~6微米,双细胞,上小下大,分隔处略有缢束。顶端如喙状,常偏向一侧。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
传染途径:借助雨水或喷灌水飞溅传播,昆虫也可传播。分生孢子也是初侵染来源之。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溅水滴传播危害,因而多雨、多雾、多露时易于发病。据试验,叶上有滞留水分时,孢子6小时内即可萌芽侵入。萌发侵入的适宜温度为20~25℃pH值为7~8,潜育期10~11天,老叶潜育期略长,为13天,病菌可多次重复侵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但炎夏高温(30℃)干旱季节病害扩展缓慢。植株衰弱时容易感病。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关差异,一般浅色花、小朵花以及直立性品种易于感病,但无免疫品种。该病菌能在落叶上,枝条上或土壤里越冬,待温度湿度适宜时,借助雨水、风吹,或浇水时溅起的泥土传播,尤其是在多雨、多雾、露水重的天气传播更快。若下午浇水过晚,入夜前叶面浮水未干,也能促使本病发生。此外,植株种植过密或场地通风不良,也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温度25℃是发病高峰,只要温度20℃以上,湿度100%,连续3个小时,霜霉病的发病率就可达100%,规避了上述条件也就达到了防治霜霉病的目的。
防治方法:
  防治一般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一是挑选抗性强的品种。二是改善栽培环境,栽培场地要空气流通,光照充足,每天至少保证6小时以上的光照。培养土要透气,那些瘠薄土、板结土、盐碱土是种不好玫瑰的。三是清除园中落叶、枯枝、杂草、废物,并集中烧毁,以减少传染源。
  (1). 定植前可用800-1000倍百菌清防病,或1%的福美砷药剂进行土壤消毒。月季苗期防止往叶片上滴水、喷灌,必须喷灌要在晴天上午进行。
  (2).定植后,苗高没有超过30厘米时,每周喷药防病一次,每次叶片正反两面都要喷到。新叶刚刚展开时,即应开始喷药,一般7~10天1次。使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加湿性粉5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5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500倍液,或1:1:100倍波尔多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200倍液。发病前,使用75%的百菌情1000倍药液喷雾,2周一次,直至控制住蔓延为止。
  (3).一旦发现病叶,立即剪除。不要随意用手触摸发病植株的叶片,防止人为传播。发病时,可喷800倍50%的多菌灵药液,此药抗水冲刷。实践证明,使用传统的波尔多液来防治该病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此药在月季发病的潮湿天气中具有较强的粘着性,在叶面上能形成一层薄膜,从而能有效地杀死病菌。波尔多液药效可维持2周。由于黑斑病菌潜伏期长,喷药时间最好掌握在发病之前,效果会更好。波尔多液采用100倍液石灰等量式,要现配现用,不要隔夜。喷施时间宜选在傍晚,中午高温时喷易产生药害。
  目前主要使用药有普力克、抑快净等可以得到一定控制,但一般不提倡治,主要是防。
  2、灰霉病
  症状:灰霉病主要危害大花苞型的品种,花萼部最容易受感染,致使叶片、花瓣呈现红点。灰霉病在叶缘和叶尖发生时,起初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光滑稍有下陷,后扩大腐烂。花蕾发病,病斑灰黑色,可阻止花开放,病蕾变褐枯死。花受侵害时,部分花瓣变褐色皱缩、腐败。灰霉病菌也侵害折花之后的枝端,黑色的病部可以浸染点下沿到数厘米。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灰色霉层可以完全长满受浸染部位。  
  病原:为Botrytis cinerea Pers,属丝孢纲、丝孢目的一种真菌。
传染途径:以菌丝体或菌核潜伏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或从表皮直接侵入危害。温室中湿度大,易发生灰霉病。凋谢的花和花梗不及时摘除时,往往从此类衰败的组织上先发病,然后再传到健康的花和花蕾上。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部,减少浸染来源,对于凋谢的月季花也应及时剪除。
  (2).温室要适当通气,不致昼夜温差过大,湿度过高;浇水时不要使叶、花滞留水分。大多在晴天切花,这样伤口愈合容易。
  (3).药剂防治:发病初即喷药保护,使用1:1:100倍波尔多液时可2周喷药1次。
  (4).喷雾法:可用50%速克灵可湿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续2~3次,每次喷洒药液量每亩不少于50~60公斤。上述药剂的预防效果好于治疗效果,并要注意交替使用药剂,以防产生抗药性。
  (5).烟雾法:用10%速克灵烟剂每667m2200~250克,或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250克,熏3~4小时。另外采用白菌清、乙磷铝等的电热熏蒸对霜霉病、灰霉病、防治效果明显。
  (6).粉尘法:也可于傍晚喷撒10%来克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或10%杀霉灵粉尘剂,每亩l公斤,9~11天一次,连续使用或其他防治方法交替使用2~3次.
  3、白粉病
  月季白粉病是月季上普遍发生的病害。
  症状:叶片、叶柄、花蕾及嫩梢等部位均可受害。初期,叶上出现褪绿黄斑,发病植株的新枝、嫩叶、幼芽、花蕾上着生灰白色的菌丝,逐渐扩大,以后着生一层白色粉状物,由点连成片粘着一层白粉。严重时全叶披上白粉层。嫩叶染病后叶片反卷、皱缩、变厚,有时为紫红色。叶柄及嫩梢染病时,被害部位梢膨大,向反面弯曲。花蕾染病时,表面被覆白粉霉层,花姿畸形,开花不正常或不能开花。受害的大棵月季上部枝条佝偻,开花变形,小棵枝叶焦枯,甚至死亡。
  病原:病原菌有性世代为单丝壳属的真菌[Sphaerotheca pannosa(Wallr.)Lev.]闭囊壳球形至梨形,直径85~120微米。附属丝菌丝状,少而短,暗棕色,有隔膜。含1个子囊,子囊宽椭圆形到球形,大小为88~115×69~75微米。子囊孢子8个,大小为20~27×12~15微米,宽椭圆形。无性世代为白尘粉孢菌(Oidiumleucocnium>),分生孢子串生。
  传染途径:月季白粉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芽、病叶或病枝上越冬,有些地区可以闭囊壳越冬,翌年以子囊孢子或分子孢子作初次侵染。随风传播,直接从表皮侵入或气孔侵入,温暖潮湿的季节发病迅速。月季的不同品种对白粉病抗性存在差异,一般光生、蔓生、多花品种较抗病,但抗病性常因产生新的生理小种丧失。土壤中氮肥过多、钾肥不足时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初期病叶应及早摘除,修剪和销毁所有死亡的感病枝梢,可以减少侵染来源。
  (2).增加通气,使湿度不致过高。白粉病是最常见的设施大棚病,不过容易防治,采用硫磺熏蒸基本可防止白粉病发病,硫磺熏蒸器80—100m2挂1个,每天熏15-20分钟左右。
  (3).使用药剂防治时,喷药要全面周到,保护好幼嫩部位,新梢生长盛期和雨季应增加喷药次数,发病初可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或50%多硫悬浮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或喷施50%托布津1000倍液,每7~10天1次,连喷2~3次。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洒,同时剔除密集交叉的小枝,保持通风透光。常用药有爱苗、福星、新星、粉锈清、硫磺胶悬液等。
  4、花叶病
  症状:花叶病毒以小的失绿斑点为其特征,有时呈现多角形纹饰。病斑周围的叶面常多少有些畸形。有些症状呈环形、不定形的波状斑纹,以及栎叶型的褪绿斑,对生长势一般无影响,或有经微影响到严重的矮化。
病原:月季花叶病的病原为月季花叶病毒(Rose Mosaic virus ,RMV)。病毒质料结构球状,约25纳米。致死温度为54℃,稀释终点1:125,体外存活期6小时(室温)。
  传染途径:花叶病毒须在寄主活组织内,通过病芽、病接穗和有病砧木传播,在芽接和嫁接时传染发病。
  防治方法:
  (1).避免用感病月季做繁殖材料。
  (2).在38℃温度下保持一个月,用热处理方法可钝化消除病毒。
  5、皱叶病
  症状:为系统性病毒,即全株叶、花都可表现症状。叶面出现黄色坏死斑点,造成叶片皱缩。花萼片有时变成叶状,花蕊也变绿多少与叶相似,整个花朵即使能开,也呈萎缩状,失去观赏价值。从植株基部萌发的枝条,也呈萎缩状,叶面有黑褐色坏死斑。  
  病原:可能是类菌原体或病毒
  传染途径:可能通过嫁接传染。自然传染媒介尚不清楚。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应及时处理。不从病株获取繁殖材料。  
  6、锈病
  病原为真菌,危害叶片及嫩茎,出现铁锈状红斑,引起落叶、落蕾,高温多雨季节发病较重。防治方法同白粉病。
  7、枯枝病
  在绿色的枝条上出现紫褐色斑点,逐渐扩展成片,最后变成灰白色,枝条干枯死亡。发病原因多为有机肥未腐熟或用量过大。少量发病可将病枝剪除烧掉,大量发病时喷代森铵或石硫合剂。
  8、根癌病
  一般发生在两年生以上的植株体,在表层土下根茎处生有1—5厘米的瘤状肿块,即为根癌。该病是土壤中的病害从月季根部伤口处侵入而形成的,目前尚无很好的防治办法。常用方法是切除病处并烧掉,切口处涂少许硫黄粉消毒。
  (二)、虫害
  1、红蜘蛛
  红蜘蛛:潜伏在叶背结网,刺吸叶液,造成叶面干黄,以至枯死脱落。用三氯杀螨醇800倍液喷洒有特效,也可用氧化乐果、久效磷和敌敌畏。红蜘蛛是虫害中最难治的,一般藏在叶背,普通喷雾药特很难喷到,采用高压力的动力喷雾,从底部往上喷,效果要显著得多。红蜘蛛喜欢较干燥的碱性环境,喜欢侵害不健壮的植株和老叶、病叶,不喜酸的环境,因此保持水分充足和植株健壮就可防治红蜘蛛,
  主要治疗药物有阿维菌素、灭扫利、醋酸,也可喷0.5%螨死净和0.125%三氯杀螨醇防治红蜘蛛。  
  2、蓟马
  蓟马喜欢啃食花苞,躲在花心内部,药物难以直接作用,一经侵害,花就失去商品价值,所以防很重要,杂草要除尽,老枝、病枝要经常清除,尽量减少传播媒介。
  主要治疗药物常见的有吡虫啉;
  3、蚜虫
  蚜虫:主要有大管蚜和粉蚜。蚜虫潜藏在叶背吸吮汁液,使植株生长缓慢,幼叶卷曲,影响开花。可用40%乐果1000倍液或用80%敌敌畏1000倍液喷洒。蚜虫繁殖极快,必须及时防治。蚜虫是最常见的虫害,用氧化乐果,敌敌畏,克螨特,三氯杀螨醇等防治。防虫网一般可以防住包括蚜虫在内的大虫。
  4、金龟子
  喷施0.5%的辛硫磷防治金龟子
  5、天牛
  其幼虫蛀食茎和根,使枝干枯萎。2年发生1代,以卵或蛹越冬。剪除病虫枝,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清园;保护其天敌喙蝽及蚂蚁。
对于产生抗药性的虫,可用用性激素诱杀剂或高效杀虫灯等来诱杀和采用彩色棚膜以减少侵害机率。另外植株的免疫力可以通过多代的组培苗和嫁接当地母体来获得。
六、采收加工
  1、采收
  应在花蕾充分膨大但还未开放时采摘,每年可采摘3-4次,以“头水花”质量最佳。剪取切花时要兼顾花枝长度和下次花枝的生长。一般应在枝条基部以下第2-3个芽点处剪取。剪时尽可能留外芽,以免枝条向内交叉生长。修剪时在芽上0.5厘米处,与芽平形方向倾斜45度剪下。采收应根据市场及各品种特性而定,剪花时下面一般留2个完全叶,80cm花枝留2—5片小叶,70cm花枝留1—5片小叶,60cm花枝从基部剪,60cm以下花枝只能采取降桩。剪口在芽点上0.5cm处,与芽点相反倾斜60°斜面剪断,留太长容易腐烂生病,太短又容易使芽点脱水枯死。基枝留3—5片小叶一般都可产生花枝,从基部剪的花枝,两个隐藏的副芽也可能发芽长成花枝,个别健壮的植株可留2—3枝花枝。采收后要注意保护花蕾,不能出现渗水现象,避免枝干上的刺互相划伤。
  2、加工
  剪下后要立即放入清水中,不能超过10分钟,保鲜液用浓度300ppm的Al2(SO4)3的干净自来水即可,采后必须先进冷库预冷6小时方可出库加工。
  3、贮藏
   所有的切花枝在切口以上15厘米范围内要去叶去刺。分级后用聚乙烯膜包装,放入1-2℃的冷库中储藏或销售,在冷库中可存放1-2周。
  4.质量要求
    分级按花枝长度和花形、花色等分A、B、C、D级。花枝长65厘米以上,花形完整优美,质量缺陷偶数代码为0至1个为A级;花枝55-64厘米,奇数质量缺陷代码1至2个,偶数代码3个为B级;花枝50-54厘米,奇数质量缺陷代码0至2个,偶数代码4个为C级;花枝40-49厘米及其它缺陷为D级。A级品12枝(即一打)为一捆,放入保鲜剂中处理,B级品、C级品20枝一捆,B级品放入保鲜剂中处理。D级品30枝一捆,C级品、D级品不用保鲜剂处理,应尽快就近销售(奇数缺陷代码指轻微病虫害,偶数缺陷代码指一般程度病虫害

文章来自:中国玫瑰,中国玫瑰信息网
热点推荐

Copyright @ 2014  中国玫瑰信息网
联系方式:400-827-1669   0635--3854099     联系人:高经理
 邮箱:meiguixxw@163.com   QQ:903850193   技术支持:智得网络

鲁ICP备15001727号-1